附录一列国诸王大事记
下列附录,尤其是附录一到附录三的原始记载来源,请见序言末的注释。附录一第三节《杜林族人》的材料很可能是小矮人吉穆利提供,他与佩里格林与梅利阿道克保持**友谊,在冈多与罗翰交往甚密。
在这些原始记载中可以找到的传奇、历史及故事简直浩如烟海,这里所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,并作大量删节,旨在说明魔戒大战及其起源,并填补一些主要故事情节之遗缺;第一纪的传奇故事在此也略微提及,因为它涉及到埃尔隆德的祖先与努美诺尔历代国王及统领,这也是毕尔博的兴趣所在。我在从历史记载及传说中摘录的原文前后加了引号,此后插入的内容加括号,引号内的注释源自原始材料,其余的均为编者所加。
除标明第二纪或第四纪外,其他的日期均为第三纪。一般认为,第三纪于3021年9月三大魔戒消逝之时告终,但出于梳理冈多历史起见,我将之定于3021年3月25日。关于冈多历与霞尔历的换算公式,请见原文第4页与第1136页。大事记中列在国王与统治者姓名之后的日期如果只有一个,为其忌日。*号表示阵亡或夭折等非正常死亡;对此,大事记不可能事事提及。
一努美诺尔国历代诸王
1努美诺尔人
费厄诺是埃尔达人中技艺最精学问最高的一位,但也是最傲慢**的。他铸造了三大宝石,统称茜玛丽尔,并将两大神树—特尔佩里翁与劳蕾林之精华融入其中,从而给梵拉大地带来光明。仇敌莫高斯对此觊觎已久,他毁掉神树,将宝石占为己有,并带去中洲,深藏于桑戈洛德林姆的大城堡中。于是费厄诺违背梵拉人的意愿,摈弃福缘王国,带了多数族人漂洋过海闯中洲。他自不量力地想以武力从莫高斯手中夺回宝石。于是,埃尔达人与埃戴恩人(阿塔尼人)联手向桑戈洛德林姆发起攻击,这场无望的战争惨遭失败。埃戴恩人由人类的三支民族组成,他们最早来到中洲西部与沿海地区,与埃尔达人结盟反抗仇敌莫高斯。
埃尔达与埃戴恩有过三次联姻:露西恩与贝伦,伊德里尔与图奥,阿尔温与阿拉贡,通过最后一次联姻,长期处于分散状态的半小精灵各部落重新聚合,族风重振。
露西恩,蒂努薇尔是第一纪多里厄斯王国国王灰袍辛格尔之女,其母是梵拉人梅里安之女。贝伦是埃戴恩第一王朝国王巴拉赫之子,他们联手从莫高斯铁冠王手中夺得一块茜玛丽尔。露西恩成了凡人,失去小精灵的特性。她儿子叫迪奥尔,女儿叫艾里温,茜玛丽尔就由艾里温保管。
伊德丽尔,塞利勃林戴尔系冈达林幽城王图尔冈之女,图奥是埃戴恩第三王朝胡奥之子,在于莫高斯的战争中战功赫赫,航海家埃伦迪尔是他们的儿子。
埃伦迪尔娶了艾里温,他凭借茜玛丽尔之功力,驾船冲破幢幢阴影,作为小精灵与人类的使者来到终西地,获得帮助而推翻了莫高斯。此后,埃伦迪尔再也回不了人间,他乘着那艘载有茜玛丽尔的航船远走天涯,成为恩典之星,是那些在中洲备受仇敌及其走狗**的人民的希望。另两颗宝石无影无踪,惟有茜玛丽尔保存着那两棵被莫高斯毒死之前的神树圣光。在《茜玛丽尔的故事》中有更详尽的叙述,包括小精灵和与人类的其他故事。
埃伦迪尔生有两子,埃尔洛斯与埃尔隆德,均为半小精灵。他们继承了第一纪埃戴恩王国历代英王的血脉。吉尔格拉特陷落后,中洲的高种小精灵的王族家系惟有他们的子嗣才能代表。
第一纪末梵拉让半小精灵作出一个不能悔改的抉择:他们愿归属何种族类?埃尔隆德选择了小精灵并成为哲者。因此,他同当时依然梭巡于中洲大地的高种小精灵获得同样的恩典:在他们终于厌倦于尘世之时,便可以由灰港登船去终西地。即便天地巨变之后,他们仍可获此恩典。而埃尔隆德的孩子们也面对一个选择:随父亲逃离尘世的束缚,还是老死中洲?所以,对埃尔隆德来说,无论魔戒大战的结局如何,都是一场悲剧。
埃尔洛斯选择了人间,与埃戴恩人为伍,享尽天年,比普通人长寿好多倍。
埃戴恩人在与莫高斯的斗争中蒙受了巨大的苦难,作为卫世者的梵拉赐给埃戴恩人居住的土地,以躲离危险重重的中洲。因此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埃伦迪尔恩典之星的指引下,漂洋过海,来到世界西端的一个大岛埃伦纳,建立了努美诺尔王国。
这岛的中部有一座巍峨的高山,名叫梅内尔塔玛,从山巅远眺,目力佳者可望见位于艾雷西的埃尔达港白塔。埃尔达人也来到这里,给埃戴恩人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众多的礼物。但是,一条被称为"梵拉之禁"的诫令也昭示于努美诺尔人:不准他们向西航行超出埃伦纳岛的视野,不准他们登上不死之地。虽然他们被赐予三倍于常人的寿命,但依然难逃命运之掌。即便是梵拉也无法改变他们的人类赋性,或者如后来所说的逃出命运之掌。
埃尔洛斯是努美诺尔开国之王,后来他被冠以高种小精灵之姓名:塔—敏亚托。他的后代个个长寿,却难免不死。后来努美诺尔人越来越强大,他们开始抱怨祖上的抉择了,渴望能与埃尔达人一样,与山河同寿。他们诅咒禁令,在索隆的教唆下,他们的反叛导致了其本身的崩溃,也使古代世界土崩瓦解,这在《阿卡拉贝斯》都有叙述。
以下列出的是努美诺尔历代国王与王后的姓名:埃尔洛斯—塔—敏亚托、瓦达米尔、塔—阿曼迪尔、塔—伊伦迪尔、塔—梅内尔德、塔—阿尔达利翁、塔—安卡利米(第一位执政女王)、塔—安娜得翁、塔—苏利翁、塔—泰尔帕琳(第二位女王)、塔—米那斯蒂、塔—泰利梅蒂、塔—西里亚坦、塔—大安坦那米、塔—安卡利蒙、塔—泰勒梅特、塔—梵妮梅尔迪(第三位女王)、塔—安尔卡林、塔—凯尔玛西尔。
凯尔玛西尔以降,诸王以努美诺尔(或阿邓内克)语的姓名执掌王权:阿—阿登那克沃、阿—齐默拉桑、阿—撒克尔索、阿—吉米尔佐、阿—因齐拉登。因齐拉登改变了先王的做法,将姓名改为塔—帕拉蒂,意为"高瞻远瞩"他的女儿塔—米莉尔本应该成为第四位女王,但国王的侄儿篡夺王位,他就是阿—法拉宗,意为"金袍",努美诺尔的末代国王。
在塔—伊伦迪尔时期,努美诺尔的第一批航船返回中洲,他的长女西尔玛莉恩生下了瓦兰迪尔。他是位于中洲西域的安达因第一位君主,他因与埃尔达缔结友谊而名满天下。
第六位国王只有一个孩子,这孩子便成为第一位女王。此后,王室立下规矩,国王的头生子,无论男女,接掌王权。
努美诺尔王朝的繁荣强盛一直持续到第二纪末,努美诺尔人愈聪睿,也愈发快乐。第十一任国王塔—米那斯蒂统治时期,大阴影的第一个不祥之兆降临。国王派遣大军增援吉尔格拉特,他喜欢埃尔达人却又嫉妒他们。当时,努美诺尔人已经成为航海好手,探遍东方大海,向往中洲西部与禁域。他们的生活过得越快活,也就越渴望同埃尔达人一样长生不老。
米那斯蒂之后的历代国王个个贪财逐权。起初,努美诺尔人是作为老师与朋友来到备受索隆折磨的中洲人类中间的,但后来,他们却将港口作为堡垒,广袤的沿海地区尽入囊中。安坦那米及其继任者强征暴敛,努美诺尔人的航船艘艘满载而归。
正是塔—安坦那米首先谴责禁令,宣称他天生就该与埃尔达人一样长生不老。于是阴影加深,而死亡的威胁使人们心头更加晦暗。努美诺尔人分裂了:一方是国王与他们的追随者,他们与埃尔达人与梵拉日趋疏远,而另一方自称"忠诚派",人数不多,大都生活在西部。
历代国王及其追随者逐渐摒弃使用埃尔达语,终于,第二十任国王给自己起了努美诺尔语王名,自称阿—阿登那沃克,即"西方君主"之意。这在"忠诚派"看来是一个不祥之兆,因为在此之前,只有梵拉和老王才被授予这一头衔。阿—阿登那沃克开始**"忠诚派",并惩罚那些公开将小精灵语的人。在这之后,埃尔达人再也没来过努美诺尔。
努美诺尔的权力与财富不断增加,但随着岁月流转,他们越来越恐惧死亡,越来越远离欢乐。塔—帕兰蒂试图拨乱反正,但为时以晚。努美诺尔发生了内乱。塔—帕兰蒂驾崩后其侄子领军造反,夺取王权,自封国王,取名阿—法拉宗,这位被称为金袍法拉宗的国王是历代国王中最傲慢的,权势也最大。他已不再满足于在本土发号施令。
他决心挑战索隆王,争夺中洲统治权。他****,率庞大的舰队登陆乌姆巴。努美诺尔大军所向披靡,战绩煌煌。索隆的手下纷纷倒戈,他本人也不得不屈膝投降,向阿—法拉宗俯首称臣,企求宽恕。阿—法拉宗得意忘形,将索隆作为囚徒带回努美诺尔。但索隆很快就把国王弄得五迷三道,谋得议事长的肥缺,并使所有努美诺尔人的心灵重新坠落于黑暗之中,只有"忠诚派"少数人得以幸免。
索隆哄骗国王说,无论谁占领了长生之国,谁就会长生不老。"诫令"只是阻止人类国王的寿命超过梵拉,"但功绩彪炳的大王当然另当别论。"他说。
阿—法拉宗心动了,因为他感到来日无多,为此惶惶不安。于是他开始部署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军队,一切就绪之后,他发出进军令,大军渡海征战,打破"梵拉之禁",要用武力从西方王族手里夺得长生之地。但是当阿—法拉宗踏上恩地阿曼的海岸之时,守卫者梵拉动用了魔戒之王。于是天地大变,努美诺尔沉入大海,长生之地也无影无踪。努美诺尔人的辉煌一去不复返。
"忠诚派"最后一批头领,伊伦迪尔及其儿子们分乘九艘船,带着尼姆洛恩的种子和七枚魔石(这是埃尔达人送给他们王族的礼物),逃脱大灾难,趁着狂风暴雨登上了中洲海岸,在其西北部建立了努美诺尔的两个流亡王国,阿诺与冈多。伊伦迪尔作为父王住在北方王国阿诺的安努米纳思,尔将南方王国冈多交由他的儿子伊西尔德与安那里翁管理,那便是位于米纳思伊西尔与米纳思阿诺之间的奥斯吉利亚斯王国,离莫都边界不远。他们觉得至少可以松一口气了:己方已逃没顶之灾,且索隆也已一命呜呼。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的确,索隆是随努美诺尔王国葬身大海,他的肉体已经消灭,但他那忿恨的灵魂却已经随黑风潜回中洲。他没法以人们能接受的外壳显现,而是化作一股黑色的邪恶,他的力量凭借着恐怖越来越强大。他重新回到莫都,潜伏许久。但当他得知他最痛恨的伊伦迪尔得以逃脱,而且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建立了王国,努不可遏。
他立刻向脚跟未稳的流亡王国发动战争,那座被冈多人重新命名为厄运山的奥洛德鲁因山再次燃起战火。但索隆操之过急了,他羽毛未丰,且吉尔格拉特的力量已经在他离开后大为增强。反抗者建立起最后同盟,将索隆一举击败,并夺得了魔戒之王。第二纪至此告终。
2流亡者领地
北方家系
伊西尔德的后嗣
阿诺家系伊伦迪尔*第二纪3441,伊西尔德*2,瓦兰迪尔249(瓦兰迪尔系伊西尔德第四子,其兄弟均战死于戈兰登战役。),埃尔达加339,阿兰诺435,塔西尔515,塔隆多602,瓦兰德*652,埃兰德777,伊伦德861。
阿瑟丹家系福诺斯特(自伊伦德后,国王不再以小精灵语命名。)阿姆莱恩(伊伦德之长子)946,贝勒格1029,麦洛1110,塞莱芬1191,塞莱勃要多1271,马尔维吉尔1349(马尔维吉尔后,福诺斯特历代国王再次声称对阿诺拥有控制权。并在名字前加AR作为象征。),阿齐莱伯一世*1356,阿维莱格一世1409,阿拉海1589,阿齐莱伯二世1670,阿维吉尔1743,阿维莱格二世1813,阿拉伐尔1891,阿拉芬行1964,末代国王阿维杜依*1975,北方王国覆没。
统领家系阿兰奈恩(阿维杜依之长子)2106,阿拉黑尔2177,阿兰纽尔2247,阿拉弗2319,阿拉贡一世*2327,阿拉格拉斯2455,阿拉哈德一世2523,阿拉戈斯特2588,阿拉冯2654,阿拉哈德二世2719,阿拉苏尔2784,阿拉桑一世*2848,阿戈纽依2912,阿拉多*2930,阿拉桑二世2933,阿拉贡二世,第四纪120。
南方家系
阿纳里翁的后嗣
冈多历代国王伊伦迪尔(伊西尔德以及)阿纳里翁*第二纪3400,梅内尔迪尔(阿纳里翁之子)158,塞门德238,依兰第尔324,阿纳迪尔441,奥斯托赫492,罗门达西尔一世(塔洛斯塔)*541,图兰巴667,阿塔纳塔一世748,西里翁迪尔830。以下是四位"船王":
塔兰农,法拉斯特913,他是第一位无后嗣的国王,由其弟塔瑟扬之子继承王位,厄尼尔一世*936,瑟扬迪尔*1015,海牙门达西尔一世(瑟牙赫)1149,此时冈多达到鼎盛期。
"光荣之王"阿塔纳塔二世阿尔卡林1226,纳马西尔一世1294,他是第二位无后嗣的国王,由其弟继承王位,卡尔玛西尔1304,米纳尔卡(摄政王1240—1304)。1304年被封为罗门达西尔二世,1336年卒于瓦尔卡。在他执政其间,冈多发生了第一次灾难,家族纷争。
瓦拉卡之子埃尔达卡(原名**撒亚)于1437年被废黜,篡权者卡斯塔米尔*1447。埃尔达卡后复辟,卒于1490年。
阿尔达米尔(埃尔达夫之次子)*1542,海牙门达*1634,泰莱姆纳*1636。泰莱姆纳及其所有子女均死于瘟疫,其王位由其侄子,米纳迪尔之次子米纳思坦之子继承。塔隆多1798,泰卢梅塔,乌姆巴达西尔1850,纳马西尔二世*1856,卡里梅塔1936,翁多赫*1944。翁多赫及其两个儿子在战役中阵亡。一年后的1945年,王冠授予得胜的将军厄尼尔,他是泰卢梅塔,乌姆巴达尔的后代,厄尼尔二世2043,厄努尔*2050。至此,王室血脉中落。直至3019年埃勒萨,泰尔康塔复辟。此后,冈多一直由摄政王统治。
冈多摄政王胡林家族佩兰德1998,翁多赫陷落后他执政一年,主张冈多拒绝阿维杜依称王的要求。"猎手"弗隆第尔2029(据说,在鲁恩海附近发现的这一野蛮部落是梵拉的狩猎部族阿罗的后裔,在远古时代,这是梵拉中惟一经常出入于中洲的部族。),亦称"铁头"玛迪尔,沃隆韦,他是第一位摄政王,其后嗣停止使用高种小精灵的姓名。
摄政王玛迪尔2080,埃拉顿2116,黑里翁2148,贝勒贡2204,胡林一世2244,图林一世2278,哈多2395,巴拉赫2412,迪奥2435,德内豪一世2477,博罗米尔2489,西利翁2567,在他执政时期,罗翰人来到卡莱纳豪。
哈拉斯2605,胡林二世2628,贝莱克索一世2655,奥洛特莱思2685,埃克瑟里翁一世2698,埃加尔莫思2743,比伦2763,贝莱冈德2811,贝莱克索二世2872,索兰迪尔2882,图林二世2914,特贡2953,埃克瑟里翁二世2948,德内豪二世,他是最后一位摄政王,其次子法拉米尔接位后,成为埃敏阿诺王,是埃勒瑟国王的辅佐,他卒于第四纪82年。